学习《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

学习《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1-06-24 | 阅读次数:


一、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1、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威胁最大的一个惯用手段就是诋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妄图借此扰乱我们的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否则就会造成颠覆性的后果。网信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2、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应对网信安全和信息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伴而行并且成为其发展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并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一场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习近平对世界互联网发展动向及竞争态势洞若观火,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他反复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有些人企图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变量,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打好防范化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风险的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靠安全保障。

3、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国家治理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比如,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何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如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如何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加强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等等。网络信息技术向前发展一步,互联网治理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同志指出:“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网络治理水平、推进互联网建设,本身就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党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成为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习近平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就相关问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民生服务,弥补民生短板,推进教育、就业、社保、医药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深度开发各类便民应用。要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运用人工智能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不断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生活质量,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住房、交通、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服务体系。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习近平同志在这几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抓住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点问题,对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运用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努力运用新技术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2、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利用互联网优势,着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做到心中有数。

为此,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服务普及。一方面,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通过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服务普及,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等等。这些方面有很多事情可做,有的地方搞了“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审批”改革,这些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些地方探索在村庄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全程帮办、少跑快办,受到农民广泛欢迎;一些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互联网企业是网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互联网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既是企业家奋斗的目标,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强调,企业命运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脱离了国家支持、脱离了群众支持,脱离了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企业难以做强做大。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的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广大互联网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

3、发挥互联网作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到社会民生领域的具体工作,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更好造福人民。

去年,我们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而具体,充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这在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鲜明体现。习近平同志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强调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在信息化大潮中,我国大力建设“数字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收获一批创新成果。我国分享经济、网络零售、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生活。此外,我们还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更好发挥互联网作用,进一步满足人民期待和需求的着力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这些都充分展示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光明前景。

今年,我们即将迎来建党百年华诞,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网信事业的发展,同样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坚持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网信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所在。(作者:张卓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干部、助理研究员)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8页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8-199页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99页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可以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

中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国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自二十一年前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们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思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网络经济,推进信息惠民。同时,我们依法开展网络空间治理,网络空间日渐清朗。目前,中国有六亿七千万网民、四百一十三万多家网站,网络深度融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 年12月 16 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0-171页

“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十三亿多中国人民,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1页

当前,我国互联网市场也存在一些恶性竞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情况,中小企业对此意见不少。这方面,要规范市场秩序,鼓励进行良性竞争。这既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竞争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又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更好服务百姓。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这些要求要尽快落实到位。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6-207页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8-209页

互联网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培养网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钱,请优秀的老师,编优秀的教材,招优秀的学生,建一流的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9-210页

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优秀人才凝聚到技术部门、研究部门、管理部门中来。要建立适应网信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实际能力为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论文,不唯资历,突出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要建立灵活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要探索网信领域科研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机制,在人才入股、技术入股以及税收方面制定专门政策。在人才流动上要打破体制界限,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国外那种“旋转门”制度的优点,我们也可以借鉴。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10页

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0日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0日

中共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致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2017年12月3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4日

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7年12月8日),《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0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同生物、能源、材料、神经科学等领域交叉融合,引发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变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加速了劳动力、资本、能源、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推动社会生产力发生了新的质的飞跃,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提升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其他科技成果所难以比拟的。互联网发展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的深刻调整是前所未有的,给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给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产生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世界各大国均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世界权力图谱因信息化而被重新绘制,互联网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得网络者得天下。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工业革命以后,我们一次次同历史机遇擦肩而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时,我国正处于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当时的统治者闭关锁国,无视世界发展潮流。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时,我国外敌环伺、内乱纷起,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信息化时期,我国正逢其时。尽管我们起步稍晚,但经过二十多年努力,我国迅速缩短了同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差距,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信息化为我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有利契机。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对现有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等带来冲击。在看到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信息化对治国理政带来的风险挑战。从意识形态看,某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破坏,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式严峻复杂,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从网络安全看,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空间军事化趋势加剧,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大量发生。从技术方面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改变,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带来风险挑战。从国家治理看,信息化带来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化,就业结构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其中的风险不可小觑。从国际治理看,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突出,我国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4月20日)

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而且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要把网信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来谋划,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二,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我们提出,要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要按照技术要强、内容要强、基础要强、人才要强、国际话语权要强的要求,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网络攻防实力均衡的方向不断前进,最终达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攻防兼备、制网权尽在掌握、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目标。

第三,明确网络强国建设的原则要求。我们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兴利除弊、造福人民的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坚持依法治网,让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坚持正确网络安全观,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防范风险和促进健康发展并重,把握机遇挑战,让互联网更好造福社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第四,明确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国际主张。我们提出,要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倡导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强调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携手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第五,明确做好网信工作的基本方法。我们认识到,网信工作涉及众多领域,要加强统筹协调、实施综合治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把握好安全和发展、自由和秩序、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辩证关系,整体推进网络内容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各项工作。

这些重要思想,是做好网信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四、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大本营,加紧对我国实施遏制、围堵、西化、分化,妄图策动“颜色革命”,妄图扳倒中国、阻断中国崛起的步伐。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把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着力点,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坚决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1、着力加强主旋律的网络宣传与传播

网络宣传思想阵地,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首先必须加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让网络空间正能量充盈、主旋律高昂。

加强网络理论宣传。运用互联网积极宣传阐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宣传阐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原因说清楚讲明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加强网络文化传播。运用互联网构筑好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讲述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展示好东方大国、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向世界介绍新时代的中国,更好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互联网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吸纳群众意见建议,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及时廓清模糊认识,及时纠正错误看法,及时化解怨气怨言,让互联网成为党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解疑释惑、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

2、着力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

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网络舆论生成规律,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秩序与自由、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健全互联网治理体系,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建设健康网络生态,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加强互联网立法。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各参与方必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随着《网络安全法》的施行,必须加快《网络安全法》配套制度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互联网法律体系,通过立法织牢网络安全网,确保网络空间治理有法可依,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安全运行。

加强互联网监管。健全互联网执法体系,完善依法监管措施,统筹协调发挥网信、公安、文化、市场、广电等各方面职责,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决打击利用网络鼓吹推翻国家政权、散布传播错误思潮、煽动宗教极端主义、宣扬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动等行为,坚决堵住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在网络空间传播的“缺口”。

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等行业性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制定实施互联网行业自律规范和自律公约,压实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发挥行业自律覆盖全、效率高、成本低的显著优势,构建多主体参与、多手段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凝聚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强大合力,决不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

3、着力用好人工智能新技术

当前,随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在信息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的广泛应用,传播方式、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新媒体新技术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直接关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胜败。

把握人工智能意识形态属性。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技术是“价值中立”的,但其智能推荐的信息则在客观上是带有倾向性和引导性的,推荐信息“公”多,则易“公有理”,推荐信息“婆”多,则易“婆有理”;推荐信息“东风”盛,则易“东风压倒西风”,推荐信息“西风”盛,则易“西风压倒东风”。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场域、新形态。

以人工智能赋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发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优势,积极推动主流网络媒体从“传媒”向“智媒”跃升,通过智能画像实现对受众的分类、分层、分需,通过智能推荐实现分众传播、精准传播和有效传播,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针对性、引领力。

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赋魂人工智能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工智能的融入、导向、规约,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工智能的指导机制、介入机制、核验机制、矫正机制,为人工智能导航、定向、赋魂,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真赋能”“赋真能”。

面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在把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着力点基础上,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坚决取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新胜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五、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不久前,通俗理论读物《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正式出版,系列推广活动陆续在浙江、广西、山东等地举行。理论读物与广大干部群众面对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该书的融媒体出版形式备受好评,网友“文景”评论:“今年的《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还制作了精美的短视频,更加全面、生动、立体地展现了祖国70年来的壮阔历程和辉煌成就。”《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探索数字多媒体出版形式,开拓了理论读物的新格局。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一书在推出纸质版图书的同时,在互联网同步上线12集动漫微视频,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获得音视频内容,叙述方式、语言风格、音效画面贴近网络,具有鲜明的互联网时代特色。为何要开拓新的理论宣传形式?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在言论汇聚的网络中,思想理论更不能缺席。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的数字出版创新行为,是出版界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趋势的表现,是思想理论战线积极参与网络“同心圆”建设的代表。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许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强劲的带动作用。而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有科学的理论才有正确的行动。如今,互联网已是最大的信息平台,人们在这里求知、交流,虚拟的空间构筑了紧密的连接,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思想理论的声音不能缺席。多年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读物的特色之一就是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解读关系到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的思想理论,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生产数字多媒体形式的理论内容产品,是思想理论向互联网的延伸,对于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形成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70年风华正茂,新中国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点。凝聚共识,开拓未来,《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用理论连接历史与今朝,以网络凝聚民心,为建设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有益探索。

六、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1、网络安全事关政治安全

在总体国家安全中,政治安全是根本。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上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尖锐复杂。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具有跨时空、跨国界、信息快速传播、多向互动等特性,对现实社会问题和矛盾具有极大的催化放大作用,极易使一些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给国家治理带来挑战。

2、网络安全事关经济安全

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物理隔离”防线可被跨网入侵,电力调配指令可被恶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窃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一旦遭受攻击,就可能导致交通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等问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杀伤力。

3、网络安全事关社会安全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势力利用网络煽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暴力恐怖活动,发布网络恐怖袭击,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1增强共同治理的责任意识

①媒体要积极弘扬正能量、宣传主旋律。

②网络服务提供者要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义务。

③广大网民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2增强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

①抵制诱惑,防范网络诈骗。

②积极倡导健康网络文化,切忌沉迷网络。

③加强个人信息防护,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

④提高密码安全意识,维护财产安全。

3增强网络生活的守法意识

①不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②不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社会秩序。

③不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暴力、淫秽色情等信息。

④不浏览境外反动网站、论坛。

⑤不随意上传、拍摄国家涉密设施、设备的照片。

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

从两年前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到这次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一网情深”,对核心技术更是满怀牵念,寄望甚厚。从抓产业体系建设,到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再到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总书记的擘画,为我们尽快突破核心技术提供了战略性思路。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国际上,没有核心技术的优势就没有政治上的强势。为此,我们必须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要下大功夫 。一定程度上说,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抢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持久的竞争力。而我们与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互联网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产业实力等方面还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术上。

“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无数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如果受制于人就只能仰人鼻息,如果不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就在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沦为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毋庸赘言,当今之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存有偏见,别说核心技术不卖给中国,即便是一般高技术也处处设置高门槛。一方面这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狭隘心理,另一方面也与害怕中国崛起从而千方百计地抑制中国有关。

八、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

信息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从信息时效和信息分布的视角看,信息又是稀缺的。因此,要充分占有信息、分析信息、挖掘信息,增强信息时效,打造信息分布优势,将信息资源同劳动力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要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产业

进入新时代,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依靠资源红利、劳动力数量红利等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难以为继。无论是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抑或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都需要呼唤新动能。因此,要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增长点,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形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优势,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3、要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既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也推动了传统产业优化调整升级,既是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也是数字产业化的过程。因此,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增强数字对实体经济的渗透性,推进新工业革命。要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同智能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的步伐,推动生产方式从工业化、自动化向智能化、智慧化转变,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各方应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呼吁各国支持并通过双边或地区协议等形式确认上述承诺,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就此达成国际协议”

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提出全球数字治理应遵循的“秉持多边主义、兼顾安全发展、坚守公平正义”三原则,为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大国担当,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共商应对数据安全风险之策,共谋全球数字治理之道,是当前国际社会面对的一大课题。最新统计显示,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5亿,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15%。作为数字技术的关键要素,全球数据爆发增长、海量集聚,如同新的“石油”,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革新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攸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数据安全风险,大量数据频繁跨境流动带来的治理能力考验,各国法律法规标准不一推高全球企业的合规成本,都对全球数字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应当看到,在信息技术促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内在发展动力源自开放合作。秉持多边主义,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达成反映各国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数据安全规则是大势所趋,共商、共建、共享才是解决全球数字治理赤字的正确出路。

必须指出,维护数字安全应以事实和法规为依据,不能背弃公平正义原则。但是,美国当局最近却明目张胆地搅起一股逆流——推行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企图在国际互联网平台复制霸权战略,以“清洁”之名行“清洗”之实,打着“安全”的幌子围猎他国领先企业。这种置国际公义于不顾的“惊世”贪婪,这种人为建立数字屏障、割裂全球网络空间的疯狂霸道,严重干扰和阻碍全球数字合作与发展,着实令人愤慨。国际互联网协会日前发布声明,对美方推动所谓“清洁网络”计划并考虑推出会将互联网割裂成碎片的一系列政策深感担忧,明确指出美国政府的做法违背了互联网全球互联、开放、去中心化的本质,违背了技术架构的公平普及性。

各国都有权依法保护本国的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安全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方为此向全球发出具体倡议。各国应以事实为依据全面客观看待数据安全问题,积极维护全球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各国应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以及利用其从事危害他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各国应承诺采取措施防范、制止利用网络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反对滥用信息技术从事针对他国的大规模监控、非法采集他国公民个人信息。各国应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不得要求本国企业将境外产生、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境内。各国应尊重他国主权、司法管辖权和对数据的安全管理权,未经他国法律允许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位于他国的数据。各国如因打击犯罪等执法需要跨境调取数据,应通过司法协助渠道或其他相关多双边协议解决。国家间缔结跨境调取数据双边协议,不得侵犯第三国司法主权和数据安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企业不得在产品和服务中设置后门,非法获取用户数据、控制或操纵用户系统和设备。信息技术企业不得利用用户对产品依赖性谋取不正当利益,强迫用户升级系统或更新换代。产品供应方承诺及时向合作伙伴及用户告知产品的安全缺陷或漏洞,并提出补救措施。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是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选择。包括各国政府、企业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理当携手努力,共同担当数字时代的全球责任,共同推进全球数字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返回首页